新莆京(wns8888·China认证)官网-Made in China

软膜与硬膜滤光片都有哪些区别与特点!

2025-07-08 派大星

在精密光学系统中,滤光片可以实现精确调控不同波长的光线。实现这一精密功能的核心,在于其表面承载的薄膜——软膜与硬膜,正是滤光片制造中两大相辅相成的关键技术,它们的协同作用,共同塑造了滤光片的最终性能与形态。

软膜与硬膜滤光片都有哪些区别与特点! 

(新莆京wns8888原创图)

一、软膜滤光片:精密的柔性之选

软膜滤光片是一种通过物理气相沉积(如热蒸发),通常未使用离子辅助或辅助能量较低制备的薄膜,膜层结构相对疏松,呈现柱状或纤维状微结构,其莫氏硬度一般小于5(指甲可划伤),在环境耐受性上相对较差;软膜滤光片其常用材料包括氟化镁(MgF₂)、二氧化硅(SiO₂)、硫化锌(ZnS)等。MgF₂以其优异的抗反射性能和低吸收特性成为经典之选;通过在真空室中,通过电阻加热或电子束轰击使材料蒸发,蒸汽在基底上冷凝成膜。工艺温度相对较低。

 软膜滤光片


软膜滤光片对成型的影响:

优点: 膜层内应力通常较低,不易导致基底变形;工艺相对简单,成本较低;易于实现非常厚的膜层沉积;对某些特殊材料(如有机材料)兼容性较好。

缺点: 膜层结构疏松、孔隙多,导致机械强度低(易划伤、磨损),环境稳定性差(易吸附水汽和污染物,引起波长漂移和散射损失增加);附着力通常不如硬膜;难以精确控制高折射率材料的致密性和光学常数。

加工标准更关注光谱性能(中心波长、带宽、截止深度、透过率)的精确实现,对膜层硬度和环境耐久性的要求相对较低(或在可控环境下使用)。膜厚均匀性控制是关键挑战之一。


 软膜滤光片2


二、硬膜滤光片:坚固耐用的基石

硬膜(莫氏硬度>7)主要指通过离子束辅助沉积(IAD)或溅射(磁控溅射、离子束溅射)等高能工艺制备的薄膜。膜层结构致密,接近体材料结构,呈现非晶态或细晶结构,其核心材料广泛使用二氧化钛(TiO₂)、五氧化二钽(Ta₂O₅)、二氧化铪(HfO₂)、氧化铝(Al₂O₃)、二氧化硅(SiO₂)等,具有防水防潮、耐高温(>300℃不失效)、抗刮擦(钢丝绒擦拭无痕)等特点;高折射率材料(如Ta₂O₅, TiO₂)和低折射率材料(SiO₂)的组合是构建高性能干涉滤光片的基础。 

加工工艺与标准:IAD在蒸发同时用离子束轰击生长中的膜层;溅射则利用等离子体轰击靶材,使原子溅射到基底成膜。这些过程能量高,粒子动能大。


 硬膜滤光片


对成型的影响:

优点:膜层极其致密、坚硬,机械强度高(耐磨损、擦拭),环境稳定性极佳(不吸潮,光谱性能长期稳定);附着力强;光学常数(n, k)稳定、可精确控制;能实现更陡峭的截止边缘和更低的散射损耗。

缺点:膜层内应力通常较高(尤其是压应力),可能导致基底弯曲变形,对薄基底或复杂形状基底挑战大;工艺复杂,设备昂贵,成本高;沉积速率相对较慢;实现超厚膜层耗时且应力累积问题更突出。

加工标准:极其严苛。除高精度光谱性能外,膜层硬度(常要求铅笔硬度≥5H或更高)、附着力(百格法测试)、环境耐久性(高温高湿试验、盐雾试验、擦拭试验等)是核心考核指标。应力控制(基底变形量)也是关键工艺挑战。

 硬膜滤光片2


三、协同成型:软硬兼施的艺术

软膜与硬膜并非相互替代,而是根据性能需求和工艺挑战,在滤光片的整体结构中协同工作:

1.  应力管理:

在硬膜多层结构中,引入特定设计的软膜层作为应力缓冲层。例如,在SiO₂/Ta₂O₂多层堆叠中,使用更疏松的SiO₂(接近软膜性质)可以部分抵消Ta₂O₅的高压应力,减少基底总变形。对于超窄带滤光片或要求极高的平直度应用,精确的应力补偿设计(软硬膜组合)是成败关键。

2.  性能优化:

宽带减反膜(BBAR): 最外层常采用硬质材料(如SiO₂或Al₂O₃) 作为耐磨、防污的“保护帽” ,保护下方实现宽带减反功能的相对较软的膜层组合。内部可能包含软膜材料以实现特定折射率匹配。

特殊光谱需求: 某些材料(如ZnS, Ge)在软膜工艺下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(如中远红外特性),可作为硬膜结构中的功能层嵌入。硬膜工艺则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。

3.  工艺可行性:

对于超厚膜层要求(如某些激光损伤阈值测试用滤光片),纯硬膜沉积时间过长且应力累积过大。此时可采用软膜工艺沉积主体厚层,再在其上覆盖一层硬质保护层以提高表面耐久性。在复杂曲面基底上镀膜,硬膜的高应力可能导致膜裂或脱层。采用软膜或软硬组合膜系是更可行的方案。

4. 成本与效率:

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,非关键层或内层可考虑采用成本更低的软膜工艺。关键表面层和保护层则必须使用硬膜。

 滤光片


四、实战应用特点:各显神通

软膜滤光片适用场景:

实验室环境、科研仪器: 对成本敏感,环境可控,对机械和环境稳定性要求不高,但对特殊光谱性能(如特定材料、超厚层)有需求的光谱仪、分光光度计等。

一次性或低寿命要求器件。

对基底变形极其敏感的场合(如超薄基底、干涉仪平板)。

 

硬膜滤光片主导场景:

严苛工业环境: 机器视觉检测、工业激光加工头(需耐粉尘、擦拭、冷却液)。

户外长期使用: 航空航天遥感、安防监控摄像头(需耐高低温、湿热、盐雾、紫外辐照)。

医疗诊断设备: 生化分析仪、内窥镜(需严格消毒擦拭,要求高可靠性和稳定性)。

高端消费电子: 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(需微型化、耐刮擦、耐高温回流焊)。

高功率激光系统: 激光谐振腔镜、谐波分离镜(需超高激光损伤阈值、低吸收损耗、优异热稳定性)。

国防军工: 夜视仪、导弹制导头(极端环境适应性、高可靠性是生命线)。

 

软膜与硬膜滤光片,如同精密光学乐章中的柔板与强音。软膜以其低应力、低成本的优势,为复杂光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;硬膜则凭借其卓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,成为现代光学系统在严苛环境中可靠运行的基石。它们的协同应用——通过精妙的应力工程、性能叠加和工艺互补——是实现高性能、高可靠滤光片的关键所在。

 

随着离子源技术、等离子体技术、先进光学监控技术和材料科学的持续突破,软硬膜之间的界限也在模糊,混合沉积技术、梯度膜层设计等不断涌现。未来滤光片制造的核心趋势,仍将是深度挖掘软硬膜协同的潜力,在追求极致光学性能的同时,不断提升其环境鲁棒性、加工效率和成本效益,以满足从微观量子世界到浩瀚深空探测等日益严苛的光学应用需求。这“软硬兼施”的艺术,将继续点亮人类认知与改造世界的光明之路。


图片声明:内容图片均为新莆京wns8888原创图片---盗用必究---
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
在线地图
QQ客服